中山涧镇注重解决此前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,通过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控,打造镇村组三级纵向互通的闭环管理机制,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。
近日,中山涧镇“拉事评理室”传来一阵掌声,一件多年的矛盾积案终于成功化解。原来,该镇某村村民张某德与邻居高某华因宅基地界线产生纠纷,多年来发生数次冲突,今年更是愈演愈烈。网格员和该村矛盾调解委员会在先后介入无果后,及时上报到了镇矛盾调解委员会。于是,镇“拉事评理室”召集了双方当事人、村支书、乡贤后,由镇政府领导主持专门会议进行调解。会上,脍炙人口的“六尺巷”民间故事让双方当事人深受教益,为成功调解创造了有利氛围。最终,在评理员的评说和调解下,两家握手言和,接受了将该地作为两家公共用地的调解方案,并签下和解协议书。
近年来,中山涧镇党委、镇政府在坚持和完善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积极探索推行“1345”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。确立“抓党建促治理”的总体思路,将矛盾化解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价值引领、宣传动员、联动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,探索基层治理新格局;建强三支矛盾纠纷调处队伍。建强网格员排查队伍,按照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镇划分为5个大网格73个小网格,由73名网格员围绕婚姻家庭、邻里纠纷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进行“拉网式、兜底式、全覆盖”排查。建强矛盾调解队伍,从镇村的领导班子、老支书、老党员、老乡贤中推选3-5人建立6支矛盾调解队伍。建强“拉事评理”队伍,通过整合司法所、治安、法律服务、老村干、老乡贤等力量在镇设立老干部“拉事评理室”,对村级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调处;落实四项举措。通过采取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方式,落实织密“一张网格”全覆盖举措。通过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普法学习,集市、媒介、“三下乡”等多种形式开展居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,落实“法律宣传”促提升举措。通过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,落实深化“三级联动”促调处举措。通过镇村矛盾调解委员会和“拉事评理室”适时开展说事评理,对提出的问题及要化解的矛盾“有事说事、就事评理”;充分发挥网格员和矛盾调解委员会的作用,做到辖区矛盾纠纷底数清、情况明,群众深知矛盾纠纷该去哪里说事、找谁说理。通过镇村组三级矛盾调处队伍及镇“拉事评理室”,形成矛盾纠纷化解长效机制,解决矛盾纠纷如何化解的难题。通过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处督察督办工作,对群众反映的问题,实行限期结案制度,解决矛盾纠纷化解缓慢的难题。通过多种调解方式对接联动实现一般矛盾就地调处、专业矛盾分流调处、疑难矛盾联合调处,一次性将矛盾纠纷解决到位。通过镇、村、组“三级联动”的信访网络,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活动,依法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信访问题,做到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答复。“1345”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将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基层和一线,消除在萌芽状态。